暖氣片不熱的原因比較復雜,并不是由幾種或十幾種原因就可以概括的,至少有幾百種因素之多,現根據理論與實踐的經驗,按熱源、熱網、樓內系暖氣不熱的原因比較復雜,并不是由幾種或十幾種原因就可以概括的,至少有幾百種因素之多,現根據理論與實踐的經驗,按熱源、熱網、樓內系統、熱用戶四個方面,羅列出100種因素簡述如下:
一、熱源:(共28個因素)
1、補水因素:
(1)、定壓點低:補水泵定壓點低,系統中高大建筑不熱。
(2)、補水泵故障:補水泵出問題,無備用泵,系統嚴重虧水。
(3)、變頻器失靈:補水泵變頻器出故障,補水不及時。
(4)、膨脹水箱缺水:由于補水信號失靈等原因造成膨脹水箱虧水。
(5)、補水箱小:系統虧水嚴重,補水箱容積滿足不了補水需要。
(6)、停水:意外事故引起,另外一些缺水城市可能也會發生這種情況,造成無法補水。
2、循環因素:
(1)、循環泵故障:循環泵出問題,無備用泵,系統不循環。
(2)、間歇循環:為節電,部分供熱管理單位經常停泵,系統工況不穩定。
(3)、循環泵流量小:造成用戶大面積不熱。
(4)、循環泵揚程低:造成末端用戶不熱。
3、鍋爐因素:
(1)、鍋爐容量小:現有鍋爐供熱量滿足不了用戶實際需求。
(2)、鍋爐效率低:鍋爐容量似乎滿足需要,但由于燃料未充分燃燒、鍋爐排煙溫度高、鍋爐水路結垢嚴重、鍋爐表面散熱量大等原因造成鍋爐效率低,致使嚴寒階段暖氣不熱。
(3)、停爐:鍋爐出故障,無備用爐,正在檢修中。
(4)、燃料不合格:使用劣質燃料,燃料發熱值低,甚至難于啟爐或常常熄火。
(5)、燃料用量少:部分供熱管理單位只顧自身經濟利益,不惜犧牲熱用戶利益,使用燃料量不滿足用戶起碼的要求,供熱水平不達標。
4、換熱因素:
(1)、換熱器選型小:當需要熱力站進行二次換熱時,現有換熱器換熱量滿足不了用戶實際需求。
(2)、換熱器結垢:由于鍋爐房或熱力站軟化水不合格或年久失修,熱力站中的換熱器一次水或二次水結垢嚴重,大大影響換熱效果。
(3)、換熱器損壞:熱力站中的換熱器發生諸如一、二次水串水等故障。
(4)、旁通流量過大:供回水旁通管混水比例大,造成熱源出口水溫過低,導致供熱失誤。
(5)、混水泵問題:采用混水泵換熱時,混水比例不合理,同樣造成熱源出口水溫過低,導致供熱失誤。
5、管理因素:
(1)、非專業司爐工:供熱管理單位的司爐工無證上崗,這在一些地區具有普遍性,甚至這些單位也是盲目接手的外行。
(2)、無序管理:部分供熱運行單位缺少管理機制,員工缺乏責任心,不懂鍋爐和換熱器的習性及規程。
(3)、未準確按氣象調節:供暖期中的不同階段及各個階段的每一天里,室外氣溫和氣象不斷發生變化,但供熱管理單位調控不合時宜造成供熱失誤。
(4)、間歇供熱:許多供熱管理單位采用間歇供暖方式,當根據氣溫狀況計算準確、時間控制合理、管理到位時,可能會出現室溫正常而暖氣暫時不熱的現象,這是合理的。
(5)、間歇供熱管理差:一些供熱管理單位采用間歇供暖方式時,技術及管理不到位,常會出現暖氣不熱且室溫不正常的現象,這是不合理的。
6、其他因素:
(1)、停電:補水泵、循環泵不能啟動。
(2)、電壓不穩:當電壓低時,電流易超過額定值,此時必須暫時停泵,因此可能造成系統工況不穩定。
(3)、除污器臟堵:造成系統總阻力加大,致使末端用戶不熱。
二、熱網:(共26個因素)
平衡因素:
1、水力失調:這是系統中最常見的現象,幾乎所有供熱管理單位都未解決好,所以常常造成末端用戶不熱而前端用戶過熱。
2、一次管網失衡:大市政需要更認真調網,當供回水出現平壓差、甚至倒壓差時,熱力站會出現不熱現象,殃及其所供用戶。
(3、熱源交替:有些熱力站或熱用戶可由多個熱源聯網供熱,如大市政倒工況時會造成暫時不熱現象發生。
4、分支閥門開度小:為調節整個管網遠近平衡,就要限制中近端用戶流量和壓差,有時控制該分支或用戶閥門開度過小,也會致使近端不熱
三、樓內系統:(共23個因素)
1、設計因素:
(1)、溫差垂直失調:單管上供下回系統易形成溫度(差)失調,樓上有利,樓下不利,最冷時差別更大,設計時應考慮樓下多設暖氣片。
(2)、壓差垂直失調:下供下回系統易形成壓力(差)失調,樓下有利,樓上不利,且頂部容易集氣。
(3)、重力垂直失調:雙管上供下回系統易形成重力(差)失調,樓上有利,樓下不利,最冷時差別更大;有的下供下回系統,因流量小、供回水溫差大,也會由于重力(差)作用,引起底層不熱。
(4)、異程系統水平失調:樓內系統水平干管為異程時,更易產生水平失調,造成小系統末端不熱。
(5)、阻力差水平失調:由于設計或改造的原因,各立管環路阻力差別很大時,易形成水平失調,如系統中有些立管每層只帶1組散熱器,而有些立管每層卻帶4組散熱器。
(6)、立管管徑過小:造成此立管阻力大,流量少而暖氣不熱。當整棟樓均如此時,樓內系統總阻力加大,供熱不利。
(7)、立管管徑過大:造成此立管流量大,其他立管相對流量小而暖氣不熱。當整棟樓均如此時,樓內系統總流量加大,對其他樓不利,且不易調節或調節時易形成垂直失調。
(8)、變徑不合理:由于水平或垂直干管變徑太突然,易形成水平或垂直失調。
2、閥門因素:
(1)、頂層立管總閥:由于頂層立管總閥關斷、失靈、損毀等原因(如閘板掉了),造成環路不通,致使立管所經過的所有暖氣片形成死水。
(2)、首層立管總閥:由于首層立管總閥關斷、失靈、損毀等原因,造成環路不通,致使立管所經過的所有暖氣片形成死水。
(3)、自動跑風失靈:大部分廉價的國產自動排氣閥只能用1—3年,這是因為關鍵部件——內部彈簧常會失靈,應盡量用優質的進口或合資產品。
(4)、樓入戶閥門失靈:造成整棟樓暫時不熱,需要盡快維修之后才可恢復。
3、積堵因素:
(1)、垢堵:由于該地區水硬度高、軟化水指標差、管材不合格及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管道內部結垢嚴重而引起的臟堵,影響供熱效果。
(2)、銹堵:由于管材、管理及年久等原因造成管道內部氧化銹蝕嚴重而引起的沉渣臟堵,影響供熱效果。
(3)、施工臟堵:野蠻施工中遺留的廢物堵在暖氣或管道中,導致暖氣不熱。
(4)、過濾器臟堵:分戶供熱、地暖等加過濾器之處遇到臟堵,也會形成系統內部局部不熱。
(5)、立管氣堵:在立管頂部未加排氣閥、安裝不正確或不排氣,均造成氣堵而該立管不熱。
(6)、坡度不合理:樓內系統水平干管坡度不合理形成窩氣,導致系統不熱。
4、其他因素:
(1)、調節方法不一:樓內系統調節時有時調供水閥門,有時調回水閥門,壓力難以平衡。
(2)、未保溫:在地溝、樓道中水平或垂直干管不加保溫或保溫差,造成散熱損失大、水溫過低,致使暖氣供熱不足。
(3)、未按圖施工:施工中常出現供回水接反等現象發生,致使暖氣不熱。
(4)、私接管道:在樓內系統中私接管道給平房、車庫、地下室、底商等,造成系統供熱問題發生。
(5)、PVC管老化:新型建筑常用PVC管等材料連接散熱器,但其水溫要求盡量不超過60℃,而實際往往并非如此,長此以往造成老化嚴重,隱患隨時爆發。
四、用戶:(共24個因素)
1、私改因素:
(1)、新暖氣片超大:用戶私改暖氣時,選用超長的暖氣片或過多的暖氣片數,會造成供熱入戶阻力加大,在單管串系統中會使樓上和樓下用戶的供熱更不利。
(2)、新暖氣片過小:用戶私改暖氣時,為美觀起見選用新型小巧的暖氣片,致使暖氣散熱量不足。
(3)、新暖氣片管徑細:用戶私改暖氣時,選用接管更細的暖氣片,造成供熱入戶阻力加大,在單管串系統中還會影響樓上和樓下用戶的供熱效果。
(4)、私加暖氣:用戶追求更高溫度,在原有暖氣基礎上增加幾組散熱器,如在門廳散熱器上接一組給陽臺,致使該環路總阻力加大,原有暖氣也變得不熱了。
(5)、私移暖氣:用戶為自身美觀等需要,擅自將散熱器移到其它地方,由于非專業施工造成連接有誤,導致暖氣不熱或跑水。
(6)、私裝地暖:地暖阻力遠遠大于原供熱方式,故造成用戶白花錢還不熱,在單管串系統中更會嚴重影響樓上和樓下用戶的供熱效果。
(7)、自裝水泵:部分曾經不熱的用戶在自家管路上擅自安裝水泵,改變局部系統循環,致使自家循環水量陡增,周圍用戶循環水量不足而不熱。
(8)、爭相換暖氣:由于樓上和樓下用戶出于美觀和更熱原因爭相換散熱器,致使每年暖氣片和管路均因泄水而不能保持濕保養,造成這些供熱設備氧化腐蝕嚴重,并使局部地區的立管循環阻力加大且惡性循環加劇。
2、人為因素:
(1)、無序放氣:在供熱運行初期或外網不穩的階段,用戶爭相放水放氣,形成惡性循環,補冷水量嚴重。
(2)、用戶偷水:個別用戶(如部分商業場所)偷水拖地、去油、洗車等,造成補冷水量大,致使暖氣不熱。
(3)、惡性放水:個別用戶惡意放水,如在自家衛生間暖氣片上接水龍頭,并加皮管子往下水道沖,使自家暖氣熱起來,并報復不熱現象發生。
(4)、首層用戶關門:首層用戶無人在家或拒絕開門,導致立管閥門可能關斷或屋內供熱設備無法正常檢修,殃及樓上用戶不熱。
(5)、頂層用戶關門:頂層用戶無人在家或拒絕開門,導致立管閥門可能關斷、頂層不能放氣或屋內供熱設備無法正常檢修,殃及樓下用戶不熱。
(6)、鄰里關系不好:有意關斷自家中立管總閥或拆毀暖氣設施,影響樓上和樓下用戶。
(7)、不交費停熱:在部分地區,由于某些用戶未交供暖費,供熱管理單位關閉某一戶、一個單元甚至一棟樓的閥門,導致局部用戶不熱,甚至殃及該區域已交費的用戶。
3、分戶因素:
(1)、不裝排氣閥:分戶供暖時,自家每個散熱器的高點都要放氣,無排氣閥造成氣堵自然不熱。
(2)、自家不放氣:分戶供暖時,有排氣閥卻不會放氣,造成氣堵也自然不熱。
(3)、暖氣片掛太高:分戶供暖時,散熱器掛得太高,影響供熱循環,并更易形成氣堵問題。
(4)、管道細:分戶供暖時,總阻力本身就會大于其他樓,如果管徑再小,問題就會更加突出,造成分戶供暖用戶大量不熱。
4、其他因素:
(1)、暖氣片損壞:如散熱器腐蝕、密封件老化等。
(2)、暖氣片凍壞:用戶在寒冷時未關門窗,凍壞了自家暖氣,不僅造成自家不熱,還會殃及立管環路上的其他用戶。
(3)、用戶閥門失靈:由于各種原因,造成用戶入戶閥門或單個散熱器上閥門失靈,而導致暖氣不熱。
(4)、相連用戶檢修:與自身相連的用戶由于跑水等原因正在維修,已關斷相關閥門,造成所有這些用戶暫時都不熱。
(5)、暖氣片坡度相反:暖氣片安裝位置的坡度應利于放氣,否則易形成氣堵。
暖氣片不熱的解決方法
暖氣不熱怎么辦
供暖時暖氣不熱,有各種原因,有用戶不會操作的原因,有暖氣片本身的原因(這個原因所占的比例很小),有暖氣片安裝的問題,有室內采暖系統的問題,有室外主管的問題,有熱源的問題等。不會操作的原因包括:沒有打開溫控閥、總閥或分水器的支路閥門,沒有及時進行排氣等;暖氣片本身的質量問題引起不熱的很少,幾乎不可能出現,只要暖氣片是通的,沒有不熱的,只要是有一次調試后,暖氣片熱了,就可以確定不是暖氣片的問題;暖氣片安裝的問題,主要為接口方式安裝錯誤;室內采暖系統的問題包括:進回水方向接反、系統內被贓物堵塞等;室外主管問題包括:進回水接反、過濾器被贓物堵塞等;熱源的問題包括:壓力較低、壓差較小、水溫較低等等,下面逐一說明。
1、 暖氣片里有氣體。表現為:一組暖氣片有幾片熱幾片不熱,對于衛浴散熱器是下面熱上面不熱,或暖氣片里有水流聲等。特別是每年剛開始供暖的前半個月里,由于整個小區的供暖系統里的氣體較多,這個情況經常出現。解決辦法:經常打開暖氣片上的手動排氣閥排氣,直到流出的水里沒有氣泡為止。
2、 分水器閥門沒有打開。表現為:有的暖氣片熱,有的不熱。解決辦法:檢測分水器上每支路閥門有沒有打開,如沒有打開,將閥門柄擰到與支管平行即可。
3、 散熱器上的溫控閥沒有打開。表現為:暖氣片不熱。解決辦法:檢測不熱的暖氣片進回水的溫控閥有沒有打開。順時針方向為關小(S方向),逆時針方向為開大(O方向),如未開或開的較小,則逆時針旋到底即可。
4、 暖氣片安裝方式錯誤。表現為:暖氣片的部分片數熱,或只有下面的主管熱。如四開口(又稱上進下出)的暖氣片裝成了下進下出,水會從下面主管直接流走,只有下面主管熱,上面散熱片不熱,又如下進下出的暖氣片裝成了上進下出,會出現部分片數不熱,等等。解決辦法:找安裝暖氣片的暖通公司重新安裝或換暖氣片。
5、 暖氣片進回水管接反。表現為:在主管沒有接反的情況下,暖氣片下面先于上面熱,供暖效果比正常的要差一些。解決辦法:找安裝暖氣片的公司調整過來。
6、 溫控閥被堵死。表現為:堵死的暖氣片不熱。由于系統里的贓物將溫控閥內腔堵死,水無法通過。解決辦法:找物業或暖通公司將溫控閥拆掉進行清洗或更換新的溫控閥。
7、 暖氣片或系統中被贓物堵死。表現為:家里所有的暖氣片供暖效果比上一年或前一階段降低,或干脆有的暖氣片就不熱了,特別是那些在室外主管上沒有安裝過濾器的用戶。解決辦法:找物業對家里整個采暖系統進行徹底沖洗。
8、 供暖主管接反了。表現為:上進下出的暖氣片下面先熱,上面后熱,接熱能表的主管溫度低于另一根主管的溫度。主管接反的危害很大,不僅暖氣片供暖效果差,而且供暖水從沒有安裝過濾器的回水管流入室內供暖系統,暖氣片和管道很容易被贓物堵塞。解決辦法:如果是立管供水錯誤,則找物業公司調整過來,如果只是入戶主管接反,則找室內供暖系統的公司調整過來。
9、 主管過濾器被贓物堵死。表現為:家里的每組暖氣片一開始熱,過一段時間多數暖氣片逐漸不熱了。原因:管道井里進水管上安裝的過濾器被贓物堵死了。解決辦法:找物業清洗過濾器。
10、 供暖系統壓力較低。直接表現是室內有的暖氣片熱,有的暖氣片不熱,或者,干脆都不熱,或效果較差。原因:一般要保證入戶供暖壓力不小于0.3Mp(正常要在4-8Mp之間),每年剛開始供暖時,由于物業公司害怕系統壓力高,出現爆管漏水的情況發生,有個低壓試運行階段,如果正式供暖10天后,入戶壓力仍然低于0.3Mp,就要去找物業公司解決,找暖氣片的供應商解決不了。
11、 入戶進回水壓差較小。直接表現為暖氣片不熱,或有的熱有的不熱,或者暖氣片的上面熱下面不熱等。將其他暖氣片關閉,只開那組不熱的暖氣片,這時如果熱,就代表是壓力下貨壓差小造成的。原因是:進回水壓差較小,水流速度較慢或干脆就不流動導致,一般入戶進水的壓力和回水的壓力的差值不小于0.05Mp,否則,即使入戶供水壓力較高,由于壓差較小,就像平靜的河水沒有落差一樣,是流不動的,供暖效果當然好不了。解決辦法:找物業公司調節入戶的壓差。
12、 供暖水溫較低。表現為:暖氣片不太熱,或雖然暖氣片有些熱,但室內溫度始終達不到國家標準18℃。一般小區供暖的設計標準都為:進水80℃、回水60℃,室溫18℃,而暖氣片的配置也是按照這個標準配置,如果水溫較低,則暖氣片的散熱量就降低,達不到室內所需的熱負荷,當然室內溫度就升不上去。解決辦法:找物業調高入戶供暖水溫,使其達到設計要求。
13、 暖氣片的片數配置不夠。表現為:在供回水溫度、壓力壓差都達到設計要求的情況下(一般國家設計標準為進水80℃、回水60℃,室溫18℃,入戶壓力不小于0.3Mp、壓差不少于0.05Mp),暖氣片表面溫度很高,但是室內溫度始終達不到國家標準18℃。解決辦法:如果是房屋沒有節能設計,比如是單層玻璃窗,則加一層玻璃窗,或者換加厚的窗簾等,如果溫度還不夠,就要考慮換功率較大的暖氣片。